2007年11月29日星期四

美国都市化(1):大都会的兴起

送交者: qmh 2007年11月27日13:12:15 于 [史地人物]http://www.bbsland.com


不久以前,“大国崛起”成为人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在探讨“大国崛起”这样的大题目时,人们自然把关注的热点放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轰轰烈烈的事件和人物上,以及科学技术、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上。但不可忽略,近、现代以来的大国崛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深刻转变,包括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的转变。现代工商业大都会的兴起,便是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或承载体。现代大都会,不仅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形式,也是现代经济生活和经济实力聚集和扩散的一种常态。建设现代国家,应深入理解现代大都会的形成过程,力求适应其变化,完善其发展。

(一)大都会地区的兴起
1860年以后,工业化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市场逐渐取代农村市场成为美国城市化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城市的结构和形式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工作在城市,但是居住在城市以外的郊区住宅小区或郊区住宅城市。随著人口的逐渐外移,一些商业活动如零售商店等,也开始在新的生活小区出现,城市的商业活动呈现了向周围地位分散或者扩散的趋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也选择在城市郊外宽敞地区建立工厂和生产基地,形成了所谓工业卫星城市。郊区住宅城市、工业卫星城市和原来的中心城市,经济上是一体,社会、文化生活方面难分彼此,但是在行政上和法律界定方面往往各自为政。

美国政府意识到城市发展的这些新的变化,於是在1910年正式使用“大都会地区”(Metropolitan Area 或 Metropolotan District)这一概念来描述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1910年的定义,大都会地区主要指一个人口20万以上的中心城市及其周围,受其直接影响的地区。1950年以后,大都会的定义不断有所变化,泛指在一县之内,一个5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加上其周围地区。20世纪以来,美国城市人口具有越来越向大都会地区集中的趋势,全国绝大多数的工业、商业、和财富也都集中在大都会区域内。每一个大都会都是一个特定地区,甚至更远地区的金融、贸易、和工业中心,幅射、影响并带动一个相当广泛地区的经济活动。所有大都会地区的经济力量结合起来,影响并且推动着整个国家经济的运行与发展。

(二)城市帝国主义
19 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出现的城市大都会现像,有些学者称为“城市帝国主义”(urban imperialism)。城市帝国主义的一般含义,可以泛指在19世纪工业化时期,美国国内城市的大规模扩张,包括城市面积、城市人口、城市经济和社会影响力的空前扩大,并逐渐在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和农业经济影响力日益缩小并衰落。

应用到19世纪60、 70年代以后新兴的大都会地区,城市帝国主义还有两层特殊的、具体的涵意。(1) 城市帝国主义在经济上的涵意,专指美国国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商业竞争和扩张,各个主要城市不断扩大其对周围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城市之间的商业竞争很早就有,在殖民地时期和美国立国初期,美国东部主要城市之间,特别是纽约、波士顿、费拉德尔菲亚、巴尔迪摩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每一个主要城市各有其商业势力范围。城市之间的商业竞争,不仅促进了城市本身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东部城市为了加强和西部农业地区的联系,曾经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西进运动。19世纪中期美国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如芝加哥、圣路易斯、辛辛那提等城市之间的商业竞争,也常常为同时代人和后代学者所津津乐道。

从传统上看,美国城市和周围地区的联系十分密切,城市总是在不断寻求扩大自身对于周围地区的经济渗透和影响。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型城市对于周围农业地区及中小型城市的经济生活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农业地区和中小城市经济又极大地丰富和补充了大都会地区的经济生活,从而形成了许多很有实力的大都会经济区。19世纪运河和铁路,20世纪初期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展,全国现代铁路和公路网络系统的形成,使大都会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和势力范围空前扩大。纽约、芝加哥、费拉德尔菲亚、底特律等许多城市的经济影响力早已超出局部地区范围,成为影响全国工商业市场的经济实体。同时,大都会与大都会之间的交叉影响和渗透也很普遍,从来没有那一个大都会能够脱离其它市场包括海外市场孤立发展。有人形容大都会地区的发展如同章鱼状的动物,四处扩张影响,发展势力范围。

(2) “城市帝国主义”在行政上的涵意,专指大都会城市不断扩大城市土地面积,赤裸裸地兼并周围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1854年,费拉德尔菲亚市与费拉德尔菲亚县合并,使费拉德尔菲亚城区面积一下子由2平方英里(5.18平方公里)膨胀到130平方英里(337平方公里)。1872年,匹兹堡市一次合并了周边地区11个小城市。匹兹堡市的市议员不禁喜形于色:[我们]匹兹堡不仅一气获得了数十家钢铁工厂、玻璃制造厂,以及其它许多工业企业,而且所有被合并的城市连一点债务负担也没有,实在令人喜出望外。匹兹堡市信誓旦旦地表示,凡是新近加入的城市都可以享受该市良好的消防设施、供水系统、医疗保健设备、城市建筑和景观,以及警察系统等市政服务。

1875年,芝加哥周围有大约50多个郊区城市。1889年,一些市郊城镇投票加入芝加哥,该城市一次增加了大约133平方英里(345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近20万人口。1898年,纽约市组织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兼并活动之一,曼哈顿、布鲁克林、王后区、斯坦顿岛和布朗克斯等五座城市合并,纽约市的城区面积一下子由44平方英里(118平方公里)扩展到299平方英里(800平方公里)。其中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人口在合并之时分别为180万人以上和110万人以上,通过合并,纽约大都会地区的总人口超过340余万。

1900年前后,许多中小型郊区城市开始积极抵制大城市的兼并活动。越来越多中小型郊区城市的居民选择保持城市自身独立,在行政、税收、和警察系统等方面与区域内部的主要大都市,或者中心城市分而治之,各行其政;在经济、就业、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则相互依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以后,在南方地区所谓“阳光地带”,后起之秀如迈阿密、休斯顿等城市仍然通过兼并手段扩大城市地盘。但在美国东部、中西部地区,城市兼并的方式越来越行不通。

尽管大都会城市在城市面积、行政区划方面的扩张渐渐停止,大都会地区内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活动范围却日益扩大,其影响力有增无减。在大都会地区,独立的中小城市,或者郊区城市、工业卫星城市等等,和中心城市共存,相互依赖。中心城市与郊区城市之间,郊区城市与郊区城市之间交叉影响,成为美国大都会地区的基本经济格局。

随着都市化的持续进展,美国国内人口越来越集中于遍布全国的大都会地区。1920年,美国25个大都会地区共有人口2813万人,占全国城市人口的52%。其中纽约、芝加哥和费拉德尔菲亚3座城市的人口之和,相当于当年119座中等城市和608座小型城市人口的总和。1970年,大都会地区增长至243个,共约1亿3942万人,占全国2亿330万人口的68.5%。2000年,美国总计有10万人以上的大都会地区311个,其中100万人以上的大都会地区便有61个。大都会地区的全部人口达到2亿2600万人,占全国2亿8100万人口总数的 80%。当所有大都会地区连成一片的时候,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农村,而是穿行在联绵不断的城市网络或者由城市组成的城市高速公路 (highway of cities)之中。

(三)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关系
美国的城市,除了曾经对农村影响和推动作用极大以外。另一个特点,是大城市对周围中小城市的带动能力比较强。中小城市人口、资金等 ?

大城市的工商业、人口聚集效应较强,曾经是美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工商业资源流入极少数大城市,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口源源不断地涌进少数大型城市的时候,城市内部的人口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并因此对城市的土地、住房、交通、通讯、水电、教育、医疗卫生,甚至工商业资源产生相应的压力。当这些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人口、工商业资源流向人口多、市场大的大城市,势所必然。与此同时,为了缓和人口增加带来的各种压力,大型城市中一部分人口和工商业资源应有效地、合理地分散到周围地区。换言之,大城市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帮助周围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以中心城市、中小型工业卫星城市和郊区居民住宅城市(小区)三位一体的现代工商业大都会经济区。

在大都会地区内,中小型工业卫星城市,往往是拥有一、两种,或者若干种工业种类的较为专门化的城市。城市的经济活动比较单一,如果孤立于其它中小城市和大城市之外,很容易萎缩、凋落。所谓的郊区住宅城市,以居民区为主,虽然也拥有一定的商业和工业活动,但提供就业的能力和机会有限。这样的郊区住宅城市,本来就是大城市的附庸,依靠大城市以及其它各类中小城市的就业市场和商业市场。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作为大都会经济区的龙头,为周围中小型城市提供资金、银行服务、人才和就业机会、教育资源,交通、通讯和市场营销便利,大、中、小城市实行资源互补,以大促小,协调发展。

美国都市化的过程,有得有失。尤其随着郊区城市的蓬勃发展,一部分中心城市人口流失严重,工商业活动日渐衰落,城市贫困区广泛形成。类似情况,成为二十世纪困扰美国几乎所有大都会地区最为头痛的难题。

(四)结语
以中国人口之多,农村人口之众,如果单纯依靠大城市吸收农村剩余人口,提供和创造就业市场,恐怕不现实。发展中小城市,以中国大多数中小城市薄弱的基础和资源,又谈何容易。大都会地区的发展模式,则是一种较为合理、较为有效的大、中、小城市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发展大城市,或者发展中小城市,如果把两者孤立、分割开来,就会失于片面。大城市的人口容纳、吸收能力强,但最终总会有一个限度。城市太大了,城市管理也会越来越复杂和困难。

发展大(中心)城市、中小型工业卫星城市、郊区住宅城市三位一体的大都会经济区,其目的不仅要促进一、两个大型城市的发展,而且要带动和搞活在一个尽可能大的区域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城市的经济发展。大都会经济区的整体发展,同时可以尽可能广泛地扩大城市化的面积和范围,从而提升城市吸纳和接收农村剩余人口的能力,促进中国从农业国家向城市国家的转变。

许多大城市,喜欢或希望称自己为国际性大都市。每一个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首先要想一想,自己对周围地区、周围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或者什么贡献?对提高一国经济的整体实力又有哪些贡献?当纽约、波士顿、费城、巴尔狄摩、新奥尔良、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等城市带动和影响了其周围大面积地区,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人想不承认这些大都会城市的国际地位也是枉然。其实,像位于美国内陆落基山脉的丹弗市,在19世纪晚期,其经济影响便已经播及周围方圆800平方公里以远的广大地区,为落基山脉地区的城市和乡村提供各种商业服务。作为美国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丹弗市(还有许多其它知名或者不甚知名的城市),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整体提高,在当时以及现在,是否被别人称为国际性大都市都是无所谓的。一个有魄力、有远见的城市,不会仅仅局限于城市自身的发展,而是积极、主动地带动和影响周围地区,包括农村地区和中小城市共同发展,从而形成以其为中心的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区域经济实体。以大带小,以点带面,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将带动中国经济比较均衡、协调、全面的发展。只有带动、帮助中国经济和中国城市化整体水平的极大提高,国际性大都会的名称,自然会实至名归。

启明 2007.1.16.
(根据旧作简编04)

没有评论:

归档